角膜塑型術是什麼?

角膜塑型術是一種非手術性、非永久性矯正視力的方法;由醫師考量配戴者眼球屈光度、角膜弧度及大小等因素,驗配角膜塑型鏡片(以下簡稱塑型片);於夜間睡眠時配戴 6~10 小時,於早上起床後取下,不需戴眼鏡而能矯正近視的一種醫療方式。

角膜塑型術的名稱由何而來?

Orthokeratology 是由希臘文 Ortho (矯正)- Kerato (角膜)- Logy (學問)所組成,簡稱 Ortho- K 或 OK 鏡片。在台灣我們稱之為角膜塑型術,使用的鏡片於本文中簡稱塑型片。

請問角膜塑型術的發展歷史?

早期的角膜塑型術主要是幫助情況特殊,針對不想或無法戴眼鏡的人,如消防隊員、運動員等,逐漸降低度數,改善視力,達成不用戴眼鏡的目的。
早期使用的是和一般硬式隱形眼鏡相同設計,但弧度較平的鏡片。早在 1962 年 JESSEN 就嘗試以此方法改善視力,但能矯正的度數相當有限,約在五十至一百度之間。可以想像較平的鏡片放在較陡的角膜上會產生像翹翹板的效果,鏡片容易滑動偏移。加上當時的鏡片透氧度較低,需白天配戴,更需多次更換鏡片,相較之下比起一般的硬式隱形眼鏡並無明顯優勢。
一直到設計出逆幾何鏡片後,降度的效果加快,鏡片也較穩定,一片到位不用多次更換鏡片;更隨著材質透氧度的改善,夜戴型的塑型片終於成為主流。

塑型片的材質和設計是否和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一樣?

塑型片採用製作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的最高透氧等級材質,但是鏡片弧度的設計和一般硬式隱形眼鏡則是大大不同。
一般隱形眼鏡的後弧中間較陡,週邊逐漸平坦,符合正常角膜的弧度。塑型片剛好相反,它採用逆幾何設計,鏡片的中心區較角膜平坦,藉此來壓迫角膜;外接一個陡峭的反轉弧來固定鏡片,並容納被壓平而往週邊移行的角膜表皮;往外再接續一個平行角膜弧度的固定弧,維持鏡片穩定。利用此種特殊設計,於夜間睡覺時配戴,此時鏡片會壓迫角膜表皮,使表皮細胞變薄並重新排列,促使中間角膜變平而週邊變陡,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近視和散光,達到不戴眼鏡而矯正視力的效果。

角膜塑型片近視矯正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