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視雷射推薦】SMILE / LASIK /T-PRK 選擇最適合你的雷射手術
News & Event


Jun. 2020
12
【近視雷射推薦】SMILE / LASIK /T-PRK 選擇最適合你的雷射手術
台灣是近視王國,根據調查每10個人當中,就有9人近視,其中還有將近3人是高度近視。自從20多年前引進雷射近視手術後,估計台灣有上百萬人做過雷射近視手術,而現今雷射手術不只一種,因人而異也各有其優缺點,究竟這些不同的術式,又有什麼不同呢?接下來我們也將一併探討。
T-PRK無瓣膜表層手術 結合PTK與PRK
傳統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為早期雷射手術治療方式,不需要另外做角膜瓣。傳統作法直接將角膜上皮去除,手術傷口較大,最大缺點是不適感相對較大。而優點是角膜膨出(圓錐角膜)、夜間眩光的機率比較少,因為不需要另外做角膜瓣,較適合於角膜較薄、不適合做LASIK的人。白佳欣診所院長執業多年,雷射經驗豐富,表示PRK因為發展較早,配套措施也較多,度數相對比較穩定。
而新式手術T-PRK (經上皮雷射屈光角膜削切術),改良原有技術,結合了PTK與PRK,同樣不需要製作角膜瓣,而是全程透過準分子雷射,同時去處理角膜上皮與基質層,比起PRK手術傷口較細緻,手術時間較短,該新式改良手術,也較被現代人所接受,更適合碰撞機率較高的運動員。
LASIK需製作角膜瓣 適用範圍較廣
LASIK準分子近視雷射手術為目前雷射近視手術主流,適用範圍較廣,術後幾乎比較沒有疼痛或畏光之不適症狀。特點是以飛秒雷射製造角膜瓣,翻開後再以準分子雷射削切塑形角膜,即可矯正度數,最後再將角膜瓣蓋回。
由於LASIK必須做出角膜瓣,會犧牲一些角膜神經,所以術後眼睛乾澀感較明顯,配合使用人工淚液可減緩不適感。一般來說,年齡越大、眼睛乾澀的比例也就越高。
另外,由於手術必須掀起角膜瓣,患者大多會擔心術後可能發生角膜位移問題,較不適合碰撞機率較高的運動員。白佳欣診所則認為,執業多年以來,角膜位移案例幾乎是少之又少。但術後居家照護非常重要,絕對不要隨便碰觸眼睛,只要確實遵守這個原則,基本上不太會發生角膜位移。
SMILE全飛秒不做角膜瓣 也不削除角膜表面
比起PRK與LASIK,SMILE全飛秒為相對較新發展的近視雷射手術,不做角膜瓣,也不削切角膜表面。手術先以麻醉眼藥水,做全眼麻醉術前消毒,再使用飛秒雷射在角膜基層切割出一個微透鏡,接著切一個約2-4mm的小傷口,把角膜透鏡組織取出即完成。
而透過德國蔡司光學與諾貝爾獎雷射技術,雷射時間最短只要23秒,一台機器就能完成雷射治療,也因為沒有做角膜瓣,手術能保留更多角膜的強度與韌度,手術後效果更穩定,多年後視力回彈機率比較低。
但因為SMILE全飛秒是用飛秒雷射,不像準分子雷射手術有使用前導波或角膜導引、球面像差導正那麼精準,所以只能做單純的近視、散光矯正;至於高階的光學像差矯正,則可以考慮進行LASIK治療。
由於SMILE全飛秒手視門檻較高,因為角膜組織很薄,技術性相對更加複雜,目前施行的眼科醫療院所也比較有限。白佳欣診所白院長,累積執刀多年寶貴的手術經驗,對於眼球構造熟悉,更夠精準執行手術,不只能節省手術時間,更降低患者手術過程帶來的不適感,術後復原狀況也相對較穩定且快速。
大致來說,LASIK適用範圍較廣,但較不適合碰撞機率較高的運動員;PRK術後不舒適感相對較大,但較適合於角膜較薄,或不適合做LASIK的患者;SMILE全飛秒傷口較小,術後副作用發生機率較低,適合給眼睛比較敏感的患者,但費用也相對較高。
即便三種近視雷射手術方式做法各有不同,白佳欣院長堅持術前透過儀器檢查,先行數據精密計算後,給予病患術式判斷上最佳的建議,並根據數據高標準執行手術,過程盡可能降低患者眼睛不適,並且減少手術時間,手術中也會不斷關心病患,安撫病患手術緊張情緒。
術前檢測多層保護 術後回診維持健康
▌術前檢測:給予最適合的手術方式
摒除疼痛感與手術費用,不同雷射手術治療方式各有不同,術前都會透過精密儀器檢測出,病患眼睛情況與參數,經醫師專業評估相關數據後,選擇患者較適合的近視雷射手術方式,並不是每一種手術都適合所有患者。
白院長不惜成本購入高階儀器,就是為了透過精密儀器檢查,能藉由分析數據,結合每個人的情況,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即便度數相同,每個人角膜地形與角膜特性都會不一樣,例如同樣都是高度近視患者,每個人的用眼習慣不同,像是工作會一直盯電腦看,或是司機要一直保持專注前方、抑或年紀等,適合的治療方式也都不一樣。
另外,一旦如果原先就有乾眼狀況,或是眼睛容易缺氧,這些在近視雷射手術前就會透過檢測發現。診所會先治療乾眼狀況,再來評估是否能做雷射手術。保護眼睛相關的衛教觀念很重要,也是診所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
▌術後追蹤:堅持定期回診追蹤檢查
透過術前檢查,選擇了較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後,視力品質相對更適合個別患者,術後副作用、穩定度,也都會大幅度減少。高度近視者本來就是視網膜病變的高危險群,診所堅持手術後仍然要定期接受視網膜追蹤檢查,即便揮別戴眼鏡的不便,術後更要好好愛惜眼睛,切勿過度或不正常用眼,這樣都還是會容易增加眼睛受損,造成術後視力回彈的可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