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Jun. 2020

10

【近視雷射術式】零接觸、更安全 T-PRK無瓣準分子近視雷射

【近視雷射術式】零接觸、更安全 T-PRK無瓣準分子近視雷射


俗話說:「多給眼睛放短假,眼睛不會請長假。」眼睛是靈魂之窗,何其重要。傳統近視雷射手術PRK,因為需要去除角膜上皮,手術傷口較大,對角膜造成永久影響。隨著雷射手術不斷進步,現今T-PRK改良手術,升級PRK成為2.0版,並且結合PTK技術,不只零接觸,不需要製作角膜瓣,手術也更加安全,提供近視雷射術式新一種選項,同時也更適合近視雷射「二次手術」患者。

傳統PRK升級2.0版 T-PRK全程雷射進行手術


▌傳統PRK手術:手動去除角膜上皮

傳統「PRK手術」,醫師需要手動去除角膜上皮,部分患者易衍生出以下狀況,例如:類炎症反應、較重的眼部刺激症狀、角膜混濁、像差引入等,進而影響到手術後的視覺療效。同時這也是近視患者,不敢輕易嘗試PRK手術治療的主要原因。

多年執刀經驗豐富,開過無數近視雷射手術的白佳欣診所院長白佳欣醫師指出,傳統「PRK手術」,考驗醫師手術經驗與臨場應變,現今已經越來越少醫師願意執刀,但只要夠專業度夠高,就可以降低手術風險,定時回診檢測無虞下,術後三個月復原狀況,與改良式T-PRK並無差異。

▌新式T-PRK手術:全程雷射進行手術

隨著近視雷射手術不斷進步,T-PRK改良傳統PRK手術,並且結合PTK技術,升級為2.0版,手術過程無需使用酒精浸泡角膜,也不再需要醫師手動去除角膜上皮,而是改為全程雷射進行手術,手術中不會有疼痛感、也不會有器械接觸眼球的壓迫感。

更因為全程使用準分子雷射,過程中無須再更換手術機台,白院長指出,T-PRK比起傳統PRK技術,能更快速且精準地客製化手術治療,運用高達1050赫茲雷射脈衝,就能夠完成雷射矯正,並且保留較多角膜厚度,術後角膜上皮受損較低,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避免角膜瓣可能產生的所有併發症,術後視力相對較長期穩定,降低術後眼睛乾澀與圓錐角膜發生的風險。


角膜厚度較薄也能做 更適合「二次手術」患者

角膜由五層結構所構成,最外層為角膜上皮,由於位於神經末梢,對外物較為敏感,由於T-PRK手術過程中,不需手動去除角膜上皮,同時也不需要製作角膜瓣,術後角膜修護,相對更能長期穩定,比起傳統PRK手術,也大幅降低了術後眼睛乾澀發生機率。



因為不需要掀起角膜瓣,也不需要手動去除角膜上皮,全程只需要一台準分子雷射儀器,即可完成手術,白院長歸納出更適合以下族群患者,矯正近視問題。

▌角膜較薄者

每個人天生角膜地圖都不同,透過術前精密儀器檢查,能夠測量出角膜厚度是否過薄,角膜厚度不夠厚的患者,不適合掀起角膜瓣,或者去除角膜上皮。PRK、LASIK、SMILE全飛秒,這三項手術受限於角膜厚度條件,都會無法進行手術,而T-PRK在經高階儀器精算之後,可儘量保存更多底層角膜厚度,更適合角膜較薄者。



▌二次手術者

正常來說近視手術只要術後照護得當,不太會產生視力回彈情況,但若術後不正常用眼,未按時回診檢查等,一旦長期不解決就會導致視力健康,少數患者就會產生輕微視力模糊。若有計畫進行二次手術修正度數,往往就會因為第一次手術時,已經將角膜去除過一次,導致角膜厚度過薄、眼睛較為敏感等後遺症,此時便可考慮T-PRK手術矯正視力。



▌激烈運動員

近視雷射手術後,需要恢復期讓角膜增生,此時眼睛會較為敏感,但由於LASIK或傳統PRK技術,必須掀起角膜瓣或去除角膜上皮,若術後沒有好好保養,就會產生角膜瓣外移風險,或孳生細菌感染等,因此不適合容易不小心發生碰撞的運動員,或者熱愛運動的族群。T-PRK手術全程準分子雷射,不需掀起角膜瓣,相較也較適合運動員。




▌職業風險高

除了運動員容易不小心發生碰撞,如果工作或生活中處在風險較高者,同樣也會比較不適合LASIK或傳統PRK手術。像是軍人、警察、消防員因職業需要,值勤或訓練時工作環境嚴酷,且容易發生肢體碰撞;送貨員搬貨時也是難免會碰撞;機車族未戴護目鏡,眼睛長時間風吹日曬,容易乾澀又不耐癢,生活中都同樣處於高風險,也會相對更適合選擇T-PRK手術矯正。



▌害怕製瓣手術

任何手術都會有一定風險,除了T-PRK是全程雷射進行手術外,其他手術方式都會直接接觸到角膜,進而影響到手術安全性。白院長表示,若患者害怕術後會有角膜位移機率發生,或者對於手術恐懼感較高者,則可以考慮T-PRK,不只手術全程無刀、無疼痛感,全程一台機器進行雷射手術,降低患者手術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