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Aug. 2020

13

眼科醫師親解:為什麼大家都說眼科醫師自己不敢做近視雷射?



自從20多年前雷射近視手術引進台灣至今,技術已趨漸成熟,估計台灣有上百萬人做過雷射近視手術,不管是TPRK、LASIK到目前的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確實在技術上有突破,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受到肯定的。


不過大家對於近視雷射還是有刻板印象、過度想像的恐懼,甚至坊間或網路上更常有人討論:「沒看過眼科醫師自己做近視雷射的」「眼科醫師都戴著眼鏡,一定是近視雷射不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醫生真的是擔心併發症才拒絕做近視手術嗎?手術本身有沒有不為人知的危險性存在?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手術?對於網路上的種種迷思,本文章我們將一併探討。


對於近視雷射的恐懼 大多來自想像




「不敢輕易冒險」是大家不選擇動手術的主因,畢竟要直接在眼睛上動刀還是有些害怕。不敢輕易動刀的原因大多是擔心術後的副作用,像是可能破壞角膜感覺神經、影響淚液分泌,乾眼暈眩或是夜間視力較差以及二度近視等不可逆的現象,也會擔心手術過程疼痛、很恐怖,或是術後容易有其他副作用的問題。


醫師不做近視雷射的真相一:你只注意到戴眼鏡的醫師




到底為什麼還有眼科醫生仍舊戴著眼鏡?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有許多醫生早已做了雷射手術,就是因為知道現在科技的先進程度以及儀器的精準度,進而證實近視雷射的方便性。


醫師不做近視雷射的真相二:雷射近視手術不是人人可做


手術固然安全,但並不是每個近視都可以做近視雷射,除了眼睛本身需在健康、無疾病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療程。雷射手術執行與否的關鍵在於角膜的厚度,因為雷射是透過對角膜瓣下的基質層,進行屈光性的切削,從而降低瞳孔區的角膜曲率,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所以角膜條件是相當重要,透過18項詳細且嚴格的術前檢查,包括近視散光度數、角膜弧度與厚度、確認眼內壓力是否正常,以及嚴格的淚液測試,檢測術前眼睛乾澀程度,另外若是眼睛患有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則會先行治療後再做手術評估。


檢查完成後,醫師會透過數據檢查眼睛最佳視力狀況,與患者討論矯正度數以及合適的手術療程,透過精密的數據不僅能全方位掌握眼睛的健康狀況,更能加強手術安全,提升術後視力品質。


醫師不做近視雷射的真相三:延長職業壽命


隨著年齡增長,近視的度數較會趨於穩定,但眼睛老花的度數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通常40歲以上就有老花和近視並存的可能,加上眼科手術大多十分精細,需要良好的視力,200到300度以下的近視對於眼科醫生來說,有助於精細的眼部手術,這也是許多眼科醫生大部分不需要做近視雷射手術的原因之一。


雖然醫師不做近視雷射 但身邊的朋友都做了


不論是許多醫生以多年從事手術的經驗,以及國內外醫學界的研究論文,在在顯示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相當高,其風險甚至比戴眼鏡和隱形眼鏡可能引發的眼睛乾澀、角膜發炎潰瘍等等的風險都低。所以醫師本身雖然因為雙眼的健康狀態以及職業考量不選擇做雷射治療,不過會讓身邊的親人到院做安全性極高的近視手術,畢竟「如果雷射近視手術有風險,怎麼可能讓家人做手術?」


就如同在眼科界執業35年經歷的白佳欣醫師,從術前的評估、檢測,溝通諮詢,治療計畫的設定,到手術台上雷射儀器的各種參數設定,以及各種環節等等,結合經年累月的經驗與專業素養,以俐落精準的細膩手感,讓踏進診所的每一個人,都能受到最重視的照護,所以在開過4萬例雷射近視手術經驗中,就有許多是同為醫師的同事、好友,解決病患術前術後大小疑慮,直到術後恢復一切良好,讓病患安心且舒適。


總結來說,其實眼科醫生並不是因為害怕近視雷射有風險,所以不做矯正手術,正確來說,應該是近視手術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醫師本身適不適合做近視雷射,以及有沒有摘掉掉眼鏡的強烈願望,因此,當眼科醫生並沒有這些主觀需求時,便不需要做近視眼手術了。